旅游兴,百姓旺。自开春以来,前来小金县踏青游玩的游客日益增多,游客们在该县四姑娘山流连忘返、在沃日镇苹果共享农庄拍照打卡、在两河口会议会址驻足参观、在玫瑰博览园里观赏体验、在斯古拉文旅城中感受嘉绒文化的独特魅力……数据是最有力的佐证。今年“五一”小长假,小金县全县共接待游客245997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773.08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91.33%、189.93%。 数据背后,是该县强化党建引领“文、红、农、体、交、生”六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成效体现,目前,该县已形成以核心景区为龙头、乡村旅游为补充、美食购物为配套的旅游服务体系,构建起品牌形象特色鲜明的“小金IP”,探索出了一条富有小金特色的乡村振兴、全域旅游之路。 图为:四姑娘山(李庆峰摄影) 支部联建 组织强起来 “四姑娘山的景色非常漂亮,资源十分富集,这是我第二次来这里登山。”近日,来自成都的登山爱好者杨先生自从去年登山以来,就被四姑娘山的魅力深深吸引。 小金县地处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素有“纯净小金 户外天堂 红色家园”之称。为进一步整合全县旅游资源,规范县域旅游市场,提升旅游产品品质,小金县结合区域相邻、资源相近、文化相融等特征,推动四姑娘山片区“党建+户外产业”,既发挥党建政治和组织功能,又发挥协会自治自主作用,全面激活山地旅游发展“新势能”。 图为:户外攀冰(王成贵摄影) 亲眼目睹四姑娘山景区旅游经济快速发展,酷爱户外攀越的四姑娘山镇长坪村村民余强在2004年成立了四姑娘山户外高山协作队,也就成了该村第一个依托四姑娘山旅游业,吃上“大螃蟹”的人。“我是一名高山向导,同时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我将砥砺前行,继续协助更多户外爱好者成功登顶四姑娘山,最主要是把我们的四姑娘山旅游资源推广出去。”余强说道。 身为党员的余强,成功实现了从尝试高山协作到组建四姑娘雪山之巅协作队,再到创设四川省雪山之巅户外运动有限责任公司,最后成立小金县山地救援队。据统计,目前四姑娘山镇有以雪山之巅登山公司为核心代表的户外企业34家,成功开发户外运动用品体验、竞赛表演、康养度假等新业态,联合四川省登山协会对技能考核合格者颁发高山协作上岗证310人次。 图为:四姑娘山景区(刘善文摄影) 近年来,小金县委紧扣州委“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旅游目的地”定位,聚焦“户外小金”建设目标,按照“组织统领、资源整合、各有侧重”的思路,创建由小金县、四姑娘山管理局、大九旅观光公司组成的“三方联合”党组织,切实发挥党组织“统”的作用和“领”的优势,探索“党组织+协会”模式,把党建“引领力”转化为户外产业发展“新动力”。 图为:2019年四姑娘山传统朝山会 去年,小金成功举办阿坝州文化暨全域旅游发展大会,今年6月,四川省景区发展大会也将在小金县举行,四姑娘山国际攀冰节、四姑娘山国际登山节、环四姑娘山超级越野跑等户外赛事活动已成每年必办赛事,户外产业已成为推动该县全年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发展的“新兴势能”。据介绍,今年1月至5月初,四姑娘山攀冰、登山、徒步等项目共计接待旅客35.6万人次,同比增长302.99%。 图为:《遇见 斯古拉》歌舞剧 产业联盟 效益联起来 当下,当你走进该县达维镇冒水村,浓郁的玫瑰花香扑鼻而来,花朵艳丽多姿,令人心旷神怡。村民们也早早就来到了田地间,熟练地采摘着玫瑰花。 “我们冒水村现在都可以叫玫瑰村,因为家家户户都种植了玫瑰,玫瑰也成了我们的支柱产业。”冒水村村民熊明慧分享着玫瑰增收带来的喜悦。 如何让村民将传统农作物改成了玫瑰种植?回顾2010年,该村村民陈望慧在村民的选举下担任了冒水村村委会主任,同年陈望慧也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当时,冒水村一直处于交通闭塞,自然条件恶劣,老百姓只能靠天吃饭,时不时还被附近野猪破坏庄稼地的状态。在偶然的机会下,陈望慧发现被野猪破坏过的一户村民田间地头,只有野玫瑰完好无损。于是“种植玫瑰”的想法一直在陈望慧的脑中徘徊,在几年的时间里,陈望慧也通过不断地考察和反复实验后,玫瑰种植成功了。 图为:玫瑰产业(贺先强摄影) 村民们从开始的不愿意种植到扩大种植经历了一个组织引领的过程。2012年,陈望慧发动党员干部试种大马士革等8个玫瑰品种,稳步扩大玫瑰种植规模,形成党员带动带富村民的辐射效应。在陈望慧的带领下,村民逐渐尝到了种植玫瑰的甜头,干劲儿越来越足;2016年,冒水村立足村情实际,大力发展高山玫瑰种植、加工,也积极探索出了一条“支部+公司+合作社+党员+农户+基地”的玫瑰产业链。 2022年,陈望慧已累计带动170余名党员带头种植玫瑰,实现了达维镇6个村集体经济年分红17.31万元,“党建+玫瑰产业”模式也逐渐在小金县全面推广。据统计,该县全县已有13个乡镇46个村种植玫瑰,共计1.5万余亩,5000余户农户实现持续增收,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挣钱,玫瑰花成功变身为该县广大群众的“致富花”,也成为了小金县五大主导产业之一。 “希望把小金玫瑰融入全域旅游,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以产业带动旅游,把生产种植与旅游嫁接在一起,让群众越来越富,让日子越过越好。”谈到下一步的计划和发展,陈望慧心里已有了新目标。 图为:摘玫瑰花(贺先强摄) 小金玫瑰只是小金县通过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一个小小缩影。近年来,小金县积极通过组织拓路、思路引领、党员示范、人才聚智,因地制宜,有力有效推动小金苹果、高山玫瑰、高原牦牛、酿酒葡萄、生态蔬菜“五大主导产业”从“小、散、弱”向“高端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为“旅游后备箱经济”提供了优质产品。去年,“五大主导”农业产业带领全县14300余户户均增收6000余元,开启了小金“共同富裕”之门。 图为:小金苹果(李庆峰摄影) 资源联享 乡村兴起来 赏自然风光、品特色美味、体验农家乐趣……走进该县沃日镇木栏村苹果共享农庄,观光栈道、星空房等特色小木屋、餐饮购物、儿童乐园和夜景观光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据悉,该农庄按照“党建引领、党政搭台、村两委组织、农户参与、市场运作、共建共享”的思路建成,通过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技术指导、品牌营销等难题,创新组建功能性党小组,将有技术、懂管理、善经营的党员统筹安排在项目推进、田间管理、财务监督等产业发展各个环节,全链条发挥党小组和党员“前哨”“尖兵”作用,推动“作用发挥”与“产业发展”有效衔接,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目前,沃日镇组建官寨村——木栏村村际联合党委,设立产业规划、民宿管理、市场营销等党小组,合力打造集休闲、观光、采摘、农事体验为一体的沃日木栏田园综合体,充分发挥旅游爆点的引流作用,也成为了小金县乡村振兴产业融合的示范点。 图为:小金金冠苹果(李庆峰摄 ) “果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农民变股民,资金变股金,全村群众都能享受到集体经济分红,如今共享农庄正逐渐完善其运营模式和基础改造,下一步将把旅游资源和特色产品强强联合,打造特有的沃日特色。”谈到未来的发展,木栏村村委会副主任张吉彬介绍到,目前沃日镇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一体化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该项目总投资1.7亿,主要包括栈道、灌溉水渠、休息观光点、停车场及卫生厕、配套智慧农业系统,苹果生态产业观光园、土司文化体验馆及展陈、官寨桥维护和文化园整体打造等基础设施建设。 图为:沃日镇木栏村苹果共享农庄 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小金县结合自身特色,实现了一次次的华丽转身。如今的小金县将以“处处宜旅游、行行有旅游、时时可旅游”为目标,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拓展深化“支部联建、产业联盟、资源联享”工作机制内涵,以支部联建为重点不断优化基层组织设置、以产业联盟支点为不断优化产业组织形式、以资源联享为切点优化资源配置方式,把党的力量始终挺在经济发展最前沿,引领小金全面振兴。( 周静 史雨) |